文化用紙:在低迷中迎來春風
曾幾何時,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數字化、碎片化閱讀開始大行其道,傳統紙媒遭受銷售困境,也讓眾多印刷用紙、新聞紙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更有甚者預測數字媒體將取代紙媒,而紙業最終也將消亡。實際呢?不可否認的是,前兩年伴隨著傳統媒體的瘋狂洗牌,與其休戚相關的文化用紙企業也迎來了市場的低谷。
新聞紙
新聞紙自2014年以來產量一直在下跌,行業陷入困境,不少企業紛紛以轉產、停產、限產,應對困難局面。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年200萬噸的產能曾讓華泰很驕傲。然而面對新聞紙用量逐年遞減的現實,再不轉變似乎只有死路一條。在這種形勢下,華泰積極采取措施,在完成總部9#機、10#機技改的基礎上,著手對總部11#機、廣東華泰、河北華泰新聞紙機進行技術改造,向高檔文化紙、包裝紙轉型;大力發展化工產業,拉長產業鏈,實現多元化發展。目前,保留45萬噸新聞紙生產線和70萬噸銅版紙生產線。
經過一輪洗牌,根據近期數據分析,2017年全國報業用紙量約171.1萬噸,國內新聞紙總產量為160多萬噸,排除一些不確定因素(小紙廠停產、大紙廠減產等),供需基本平衡。
銅版紙
同樣受新媒體發展沖擊,加之原有產能較大,同時受到歐美等國家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設限,近年來銅版紙市場競爭激烈。2011到2015年間,國內銅版紙產量由671萬噸減少至549萬噸,產能由799萬噸下降至695萬噸。
進入2016年,一方面宏觀經濟復蘇勢頭趨緩。據相關資料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開機率保持在66%~71%,11月份更是上升到80%。進入12月份,隨著紙漿價格反彈和運輸成本的上漲,銅版紙價格從12月15日的5002元/噸上漲到2017年1月2日的5395元/噸。另一方面國際反補貼、反傾銷調查產業環境嚴峻。10月,世貿組織(WTO)公布了其爭端解決機構的專家組審查報告,支持中國主要訴訟請求,裁定美國13項反傾銷措施違反世貿規則,其中就包括造紙行業的銅版紙。
種種跡象表明,經過前幾年的產能淘汰,銅版紙集中度提升且形成如APP(中國)、晨鳴、太陽等議價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僅晨鳴紙業就已多次提價。2016年8月份晨鳴銅版紙全系列產品價格上調300元/噸;2016年9月,晨鳴所有銅版紙產品在當月份執行價格基礎上上調100元/噸;2017年1月,晨鳴率先將銅版紙價格上調幅度調整至400元/噸。對此晨鳴紙業表示,提價是經過市場供需、原材料上漲等綜合考慮后的結果,而提價的同時也提升了晨鳴造紙毛利潤。2017年1月9日,晨鳴發布公告,預計2016年歸母凈利約為19.5億元~21.5億元,同比分別約增長90%~110%,對應EPS分別約為0.93元~1.03元。
雙膠紙
2010 年我國雙膠紙產能754 萬噸,產量648 萬噸,需求614 萬噸;2014 年產能929 萬噸,產量743 噸,需求655 萬噸;2015 年雙膠紙的產能1064 萬噸,產量840 噸,需求770 萬噸。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雙膠紙仍處在產能過剩階段。2016年四季度,隨著紙漿價格提高,雙膠紙價格開始上漲。截止到2017 年1 月23 日的5814 元/噸,累計上漲266 元/噸。此番上漲有利于改善行業盈利能力。
此外,集中度也不如銅版紙,有待進一步提升。從區域上看,2015 年華東雙膠紙產能411 萬噸,華南雙膠紙產能209 萬噸,華中地區112 萬噸。以晨鳴、華泰、太陽、亞太森博為代表的前四大雙膠紙龍頭企業CR4集中度為49.92%,而以APP(中國)、晨鳴、太陽為代表的前三大銅版紙龍頭企業CR3集中度卻已達到了78.57%。
產能過剩,格局分散,競爭激烈。2016年底,晨鳴敲定年產50萬噸巨無霸PM7文化紙機;2017年,亞太森博預計新增產能45萬噸,提升供給量。預計此后雙膠紙企業抬價難度將增大,這輪漲價后價格將基本維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