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在中國經濟的新征程上,十九大報告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指明了前進方向。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成為中國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基于此,中國造紙工業如何實現轉型升級,走上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成為重要命題。
11月2日,以“綠色升級·創新未來”為主題,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與APP(中國)聯合主辦的“2017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舉辦,今年是該論壇舉辦的第十年。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環保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賈峰,國務院僑辦經濟科技司司長左志強,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副總編輯,《中國新聞周刊》社長夏春平,中國森林認證委員會主任,原國家林業局科技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偉,中國造紙協會理事長趙偉,中國造紙學會秘書長曹春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主任郭永新及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等嘉賓出席并參與論壇,為造紙工業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轉變建言獻策。
中國新聞社副社長、副總編輯,《中國新聞周刊》社長夏春平在主辦方致辭中表示,近幾年中國紙業“由黑到綠”的轉變是中國邁進生態文明新時代的縮影,未來造紙行業如何做到可持續發展,實現質量效益的提升,可以通過“綠色”和“創新”兩個關鍵詞去找尋答案。
國務院僑辦經濟科技司司長左志強在講話中提到,黨的十九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意味著國家將繼續加大新舊動能轉換。造紙業應大力研究如何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立足可持續發展,從而尋求中國紙業的綠色未來。
環保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賈峰在演講中也談到,盡管中國造紙業面對環境壓力,但環保政策趨嚴和公眾環保理念的提升,倒逼中國造紙業成為世界最具競爭力行業的重要驅動力。他表示,造紙業已經迎來綠色發展轉型期,行業摘掉了“黑帽子”,走向“深綠”。
“近二十年來,造紙行業發展基本做到了增產不增污’”,中國造紙協會理事長趙偉用數據做出詮釋,“2006年,造紙業萬元產值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排放總量54公斤,到2016年低于5公斤,消解程度達到90%以上,整體正在沿著綠色方向發展,實現質量和效益的提升。
“造紙行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原材料的可持續,而造紙行業的原材料支撐還在于林”,中國森林認證委員會主任,原國家林業局科技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偉談到,中國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就在討論森林認證,通過多年努力,2014年中國的森林認證體系與國際接軌,“當前中國造紙業的原料進口和產品出口在49個國家都是暢通的,希望消費者也能選購有森林認證的產品,實現綠色消費。”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表示,十九大決策對扎實推動工業和信息化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出全新要求。作為消費品工業的重要行業之一,造紙工業需要充分增強質量優勢,優化品種結構,開展“互聯網+協同制造”模式推進產業集群發展,依靠提高技術含量和打造品牌影響力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對于工信部提出的“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企業的嗅覺是最敏銳的。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談到,近年來用戶對于紙制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與此同時銷售業態發生變化,包括網購等新的經營模式出現。APP(中國)正在加強產品研發和創新升級,部署工業4.0,朝著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物流、智能化服務等相關方向發展。
中國造紙學會秘書長曹春昱表示,近年來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躍居世界前列。在他看來,技術創新是支撐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力量,當前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能夠支撐中國造紙工業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對于紙業未來的發展,中國造紙協會理事長趙偉表示, “十三五”規劃期間,紙業應在結構調整上下功夫,使產業更優化、更合理、更綠色,真正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經濟發展和紙業發展相統一,在保障供給的前提下,完成這一代造紙人對中國四大發明技術的傳承。
論壇最后,在現場嘉賓的共同見證下,《APP(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2016》正式發布。這是該企業連續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的第十年。報告呈現了APP(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政策、管理、行動與成效,充分展現APP(中國)帶頭促進造紙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推動中國紙業現代化革新的決心,是實現造紙工業與自然、生態和社會和諧發展的示范。